近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谭翔博士团队暨沃土三农服务队响应广东省委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号召,在驻蛟塘镇帮扶工作队副队长马永爽的协助下,前往肇庆市蛟塘镇开展系列农业调研与实践活动,在助力当地特色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中展现青春担当。
泥土课堂践初心
绝知此事要躬行




7月10日,谭翔博士团队走进企岭村,投身巨型水稻实验田的“泥土课堂”。阳光下,巨型水稻稻穗饱满,宛如金珠;清风拂过,千亩稻田翻涌起金色的波浪。当地农户“强哥”当起了田间讲师,他手持镰刀和稻穗,向团队成员示范收割技巧。团队成员纷纷动手实践,镰刀收割的“唰唰”声与打谷机的“隆隆”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丰收的乐章。汗水滴落在泥土中,大家不仅收获了沉甸甸的稻谷,更深刻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真谛。
田间微研讨

劳作间隙,团队在田间就地展开了一场微研讨,交流心得。谭翔博士强调,当代学子不仅要懂技术、会创新,更要扎根大地、心怀家国。
特色调研助振兴

次日,团队前往洞口村,调研当地特色番薯品牌——“蛟塘一点红”。该品种是紫薯与板栗薯的天然杂交品种,兼具粉糯的质地和香甜的风味。生薯外皮呈紫色,薯肉带有紫色小点;煮熟后口感细腻如冰淇淋,还具有美容和护眼的功效。近年来,在驻镇工作队的指导下,其产量稳步提升,并成功注册了“蛟塘一点红”商标。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产品销路大开,成效显著。
聆听老党员的心路历程

番薯种植带头人梁汉为是一位老党员。在驻蛟塘镇帮扶工作队的指导下,他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洞口村村民种植“一点红”番薯。
谭翔博士团队一行在马永爽副队长的协助下拜访了梁汉为,听他讲述了蛟塘镇种植“一点红”番薯的历程,并深入交流了该品种的种植与销售现状。

在本次“三下乡”活动的总结阶段,团队成员分享了各自的感悟,大家一致表示,要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用所学知识和实际行动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用专业技能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
我们相信,未来必将有更多青年才俊投身乡村振兴这片广阔沃土,持续书写“新农人”的精彩故事,不断发掘田间地头蕴藏的特色“宝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