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教育
“百千万”正当时 | “白沙兴,仲有爱”突击队走访老党员,聆听“光荣在党50年”初心故事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2日 23:25 来源:   阅读数: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白沙兴,仲有爱”突击队分别前往了清远市白沙镇太平村、水心村、车头村和会英村,走访慰问光荣在党50基层老党员。突击队员们通过聆听老党员讲述奋斗故事、共话初心使命,上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党课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把每件小事做到极致,就是对党和人民最大的忠诚。深耕太平村基层数十载的老党员林昌利用岁月书写答案。作为生产队财务会计的她,在岁月长河中始终坚守岗位,以日复一日的工作践行初心,用几十年光阴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彰显信仰的力量。临别时林奶奶笑容满面,将队员送至楼下,久久凝望其离去方向。这一场景,恰似时代接力棒的交接,老一辈党员用辛勤付出换来幸福生活,年轻突击队步伐坚定,誓言将新中国建设推向新高度,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


undefined


党员就要活到老、奉献到老。这句朴素誓言在老党员姚开正身上化作半生坚守的注脚。担任水心村妇联主任二三十年间,她牵头构建村级防汛体系,带领群众加固河堤、转移受灾百姓,筑牢安全防线;创新“民情日记”工作法,走遍村组调解纠纷、解决灌溉难题,架起党群“连心桥”。虽子女远在广州,她仍扎根乡土,躬身参与农事劳作。如今年逾古稀,仍坚持锻炼、参与组织生活,以“老防汛员”身份向年轻党员传授经验。“党员就要活到老、奉献到老”的朴素誓言,映照出一名基层党员的赤诚本色。她的故事激励着新时代党员在乡村振兴中接续奋斗。


undefined


当年疏通河道时,全村人在泥水里摸爬滚打,没人喊过一声苦。车头村老党员苏先暖的讲述让时光回溯到白沙大桥未建的岁月。苏爷爷回忆,过去村民们整日投身农活,当时白沙大桥尚未建成,眼前河道弯弯曲曲,每逢雨季便水流不畅、堵塞成灾,为守护家园,家家户户都主动出人出力,在泥泞中奋力疏通河道。彼时进城之路也异常艰难,50公里的路程,村民们肩上挑着重担,即便走到双脚磨出大水泡也不敢停歇。而如今,河道经取直后畅通无阻,便捷的交通工具更是大幅拉近了城乡距离。从苏爷爷的讲述中,们深刻感受到时代的沧桑巨变,也更加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undefined


“15岁投身水利建设时,我就知道脚下的每一步都在为国家筑基。会英村老党员宋善灯的追忆拉开奋斗历程的序幕。他15岁就投身水利建设,在艰苦环境中锤炼意志;青年时期加入韶关炮兵师,经受严格军事训练,锻造了坚韧品格。退伍后,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民兵队长、村领导等职务,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人民公社时期,他带领村民发展茶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亲历了新中国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征程。宋爷爷感慨,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勉励年轻一代要牢记初心使命,赓续红色血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undefined


此次走访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初心对话。突击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光荣在党50"纪念章背后沉淀的是老党员们毕生的忠诚与坚守。在新时代征程上,青年一代必将以"请党放心"的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以"强国有我"的担当践行使命。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领域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