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百千万”正当时 | 管院师生丰顺行:科技赋榄·竹编活农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0日 23:35 来源:   阅读数:

调研纪行

     近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百校联百县兴千村第二批服务队成员管理学院罗雯老师,带领仲恺农产品市场团队,深入梅州丰顺县留隍镇开展为期五天的产业调研。团队聚焦橄榄产业调研、传统竹编活化、地方文化挖掘及科普传播三大方向,用脚步丈量土地,以专业助力乡村,探索 产学研用融合的助农新路径。


01 产业调研

政企联寻策 榄园探真章


        从左至右:宋雯佩老师 罗雯老师 廖嘉臣


     为锚定留隍橄榄产业破局路径,管院罗雯老师带领学生赴广东省丰顺留隍橄榄科技小院,与园林园艺学院宋雯佩老师、广东裕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廖嘉臣深度交流 ,围绕橄榄品系特性、产业痛点展开探讨 ——留隍橄榄以乌榄(占比超 80%)和青榄为核心,乌榄紫黑紧实适配腌渍,青榄翠绿脆嫩宜鲜食,借韩江水土形成 一果两韵特质 —— 既是客家日常佐餐,亦为潮汕茶席雅物,文化符号与食俗关联深远;同时,产业面临树体过高、机械化不足,混收混装、品种难辨,小作坊为主、缺加工标准等痛点,需通过矮化嫁接、建标准化集散中心、规范厂房、绑定地理标志破局 。



02 篾改榄装

探榄寻新策 问篾赋巧思


蹲身细察竹筐纹理,指尖触碰篾丝温度

    团队深入村落手艺人作坊,为留隍橄榄的文化包装寻根。围绕竹编尺寸适配性、工艺成本、密封改良等核心问题,团队丈量传统竹筐规格,追溯剖篾-编织-定型全流程,既记录客家技艺传承密码,更锚定农用竹器橄榄伴手礼的转型路径,让老手艺为特色产业注入新灵魂。

留隍竹编传数代,手艺人剖篾缠丝,衔接橄榄包装需求,探老艺新表达


留隍传统竹筐,曾为农忙标配,借橄榄包装契机,向文化伴手礼转型


03 文化探寻

循迹圩山庙园 解码韩邑韵

在省住建厅驻留隍镇工作队队长肖亦伟同志的带领下,团队参观留隍镇圩镇客厅内,翻阅韩江商贸史中橄榄贸易传承的史料与影像,探索客家与潮汕建筑遗存里工艺美学赋能产业的交融轨迹。此行串联起商贸、民俗、物产传承等文化内涵, 萃取潮客文化基因,为留隍产业发展锚定历史底蕴赋能支点 



      循迹文化肌理,团队规划留隍橄榄传播方案:聚焦品系特质、加工技艺,摄制 科普纪实 + 轻趣味短视频  ;同步筹建新媒体账号,以韩江物产文脉为脉络 ,输出 橄榄故事 + 非遗技艺 + 山水生态 复合内容 ,驱动留隍底蕴借数字渠道破圈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