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院新闻
“百千万”正当时|心怀热土,绘就振兴青春卷——“仲恺青禾·曾田旅梦”突击队2025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6日 09:30 来源:   阅读数:

7月4日,我校驻河源曾田镇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与当地政府召开阶段性工作总结会议,共同回顾本阶段的工作成效,标志着"仲恺青禾·曾田旅梦"青年突击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圆满收官。此次活动不仅深化了青年学子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认知,更为后续校地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在服务"三农"工作中的使命担当与创新活力。


一、 话基层,共探振兴之路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为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清晨,团队前往玉湖村与张主任围绕基础设施与文旅资源建设、历史楼房保护等话题展开探讨。通过座谈研讨,团队成员详细了解村里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及发展瓶颈,集思广益,将青年创新思维与乡村发展需求有机融合,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


undefined


二、总结提升,凝聚发展共识

我校特派员团队、青年突击队队员和当地政府党委邹燕婷委员、党政办翟建良主任以及农业农村办、党建和人事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就我校曾田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阶段性工作暨三下乡活动开展总结座谈会。


undefined


会上,我校农村特派员团队(钟振强、周冠怡彤、廖烨岷等老师)与镇领导展开全方位复盘,从当地文旅资源宣传、农业技术推广到未来种植规划,双方回顾合作历程,并结合政策导向,提出优化建议。会议聚焦产业振兴、生态保护等关键领域,凝聚共识、明确方向,为后续工作夯实基础。最后,镇政府领导们一致赞扬和认可本团队近一年以及这次三下乡活动所做的贡献和取得的成绩,并代表镇政府及乡亲们表达了谢意。



三、执梦为笔,书写青春篇章

在实践中磨砺,在交流中成长。青年队员们记录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收获与思考,期待与大家共同见证青春奋斗的精彩篇章!


undefined


指导老师钟振强:

曾田阡陌间,育人与成长的双向奔赴


我作为我校曾田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负责人暨“三下乡”青年突击队指导老师,带队深入河源东源曾田镇,深感此行意义远超预期。乡野是生动的课堂,学生们褪去青涩,在服务中磨砺担当:调研走访体察民情,嘉宝果培训播撒希望,科技支农贡献才智。学生团队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热忱连接乡亲,那份吃苦耐劳与纯粹奉献令我动容。


于我个人,是组织者,更是学习者。协调各方、保障安全、引导学生深入实践,责任重大。同时,乡亲们的淳朴热忱、基层干部的坚守、乡村振兴的蓬勃脉动,无不是深刻教育。我见证了知识在乡土落地生根的喜悦,更深刻体会到高校服务地方、青年融入时代的价值。


此行,是学生实践能力的淬炼场,是国情民情的认知窗,更是我们教育者反躬自问、践行育人初心的宝贵旅程。萤火微光,聚于曾田,愿这点滴实践,终能汇入乡村发展的星辰大海。


指导老师周冠怡彤:

泥土课堂育新人:科技、影像、文旅共筑曾田振兴路


作为曾田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核心成员与“三下乡”青年突击队指导老师,带领青年学子深入河源东源曾田乡野。此行不仅是一次实践,更是一场以土地为舞台、探索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课堂。


我们以脚步丈量,用镜头言说。当学生们行走田埂,举起拍摄设备,角色悄然转变为“乡村讲述者”。调研走访、体察民生,不仅为掌握实情,更用真实影像记录村民期盼与发展脉搏。这份自觉的传播意识,让服务超越当下,构建了更广泛的社会价值连接。我们聚焦嘉宝果产业的关键技术培训,是科技强农的硬核支点;影像记录与传播,为乡村品牌注入文化灵魂;探索延伸消费场景,则为文旅融合铺路——科技、文创、旅游深度交织,形成了一条清晰的“农文旅融合”实践链,旨在激活乡村内生动力,推动产业兴旺。


作为一名教师,此行对我亦是深刻的教育进修。乡亲躬耕的身影、基层干部沾泥的裤脚、田野间涌动的生机……这些无声课堂,诠释了扎根、奉献与担当的真谛。我深切领悟:农文旅融合的深层逻辑,在于对乡土基因的尊重与创新共创。高校服务地方,正从单向输出转向基于乡土的共生共建;青年融入时代,则是将智慧与热情注入乡村振兴的多元脉络。


这段旅程,铭刻着青年学子的蜕变:从青涩到自信的记录者。这片热土慷慨接纳探索与汗水,更回馈无价的成长。我坚信,当科技兴农的实践、融合发展的故事、青年成长的力量汇聚成流,终将汇入乡村全面振兴的星河,照亮前行的道路,也照亮我们——以教育赋能乡村,与青年共赴时代,在融合创新中践行初心的使命。


指导老师廖烨岷:


此次有幸与钟老师、周老师组成特派员团队,和各位同学一同下乡,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田园之行、研学之行和旅梦之行。作为行政人员,和各位老师、同学一同于乡土田间挥洒汗水、绽放笑容,深受感染,备受鼓舞。服务“三农”需久久为功,方可善作善成。今后也希望能继续和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凝情聚力,共同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共同见证乡村振兴的伟大时刻。


农管25级吕真臻:


在科技特派员团队前期工作的坚实基础上,我们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段宝贵的经历让我们不仅收获了成长,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校训精神。


五天来,团队成员从陌生到默契,倾力合作,在曾田镇的田间地头挥洒汗水,深入基层,倾听民声。每一天任务的圆满完成,都凝聚着团队成员的力量,更离不开学院提供的优质平台和三位老师的悉心指导。


作为队长,我由衷感谢每一位队员的鼎力支持。正是大家的团结奋进,让我们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为曾田镇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我们以校为荣,用实际行动扩大学校影响力,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书写青春华章。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初心,以此次实践为新的起点,在服务"三农"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贡献青春力量!


农管24级吴紫彤:


在导师和带队老师的指导下,我与团队成员赴广东省河源市曾田镇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三下乡"实践活动。我们重点围绕乡村振兴主题,通过入户访谈、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调研了当地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和基层治理等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复杂性。虽然当地自然资源丰富,但在产业规划、品牌打造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通过与镇村干部、农户的交流,我学会了用更务实的视角看待乡村发展问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团队协作让我受益匪浅——导师的学术指导、师妹们的创新思维以及当地干部的实践经验,都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


此次实践不仅丰富了我的研究素材,更让我认识到学术研究必须扎根现实。作为研究生,我们既要保持理论高度,更要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未来我将继续关注乡村振兴,努力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农管25级李宝玲:


参加这次“三下乡”活动,我收获颇丰,暂别城市的喧嚣,投身乡村质朴的生活,整个人瞬间轻松惬意了许多。以往我总是坐在教室里,通过书本和网络了解乡村振兴的理论知识。然而,当真正踏上曾田的马路,我意识到自己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成为了“乡村讲述者”。我们走进村民家中,与他们唠家常,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对未来的期望;我们穿梭在田间地头,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与村民共享丰收的喜悦。这些真实的经历,让我对乡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明白,只有真正走进乡村,才能发现乡村的魅力与需求。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虽然力量有限,但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我们可以用知识武装自己,用镜头记录乡村,用热情感染他人。


财务241曾昀悦:


此次我跟随三位指导老师参加了为期五天的河源曾田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一名大一学生,我在此次活动中深有感触,收获颇丰。


在一次次和各村干部交流访谈时,我能够感受到他们深植于这片土地的怀民之心;这里是能够让每一位怀有深厚家国情怀的青年人大展身手的一方天地。在这一次活动中,我更坚定了持续为家国建设献出力量的信念,并且也为每一位献身乡村建设的一线基层人员所深深敬佩。


这次活动我也十分感谢我们的几位带队老师和研究生师姐们,他们的帮助和教导让我在活动过程中学习体会到了许多。希望在未来,我能够运用今日所学在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发挥一份力量,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谱写更美青春华章!


会计241侯佳颖:


短短五日的河源曾田镇之行,如同一堂鲜活生动的社会实践课,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


我们走入曾田,与村干部真挚交流,倾听这片土地的发展故事与挑战。走访调研、问卷访谈、拍摄素材……每一步足迹都拉近了我们与乡村的距离。镜头记录下的不仅是曾田的山水风光,更有朴实的乡情与振兴的脉搏。我在制作推文的过程中,提升了信息整合与写作能力,更深刻理解了新媒体在乡村传播中的作用。用心打磨每一篇推文,力求将实践的点滴收获与触动,用文字传递出去。


感谢三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全程陪伴,感谢队长师姐们的统筹引领与榜样力量,大家分工明确、互帮互助,从资料收集到成果整理,每一步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与汗水。


五天的曾田实践,短暂却丰盈。它让我明白,青春的脚步只有扎根大地,才能丈量出更广阔的天地。未来,我将珍藏这份情谊与感悟,在知行合一的路上继续前行。


会计242邵怡婷:


在科技特派员团队前期调研打下的扎实根基上,我有幸参与了这五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仲恺学子,我真切体会到了"注重实践,扶助农工"八字校训的温度,更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


这次实践像一面镜子,照见了我从"纸上谈兵""躬身实践"的转变。从前在课本里读到的"乡村振兴",如今变成了脚下的沃土、村民的期盼和团队的汗水。在河源曾田,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我们团队聚焦嘉宝果产业开展关键技术培训,这是科技赋能农业的硬核支撑;用影像记录并传播乡村故事,为本土品牌注入文化灵气;探索延伸消费场景,则为文旅融合搭建了桥梁。科技、文创与旅游的深度交织,正着力激活乡村自身的发展动力,助推产业走向兴旺。走进田间地头看百态民生,用真实影像定格村民的期盼与乡村发展的脉动。本次三下乡行动中,服务的温暖构建起科技服务与社会基层的广泛联结。


作为团队的一份子,我深深感谢这次实践让我明白,青春的价值从不在温室里的空想,而在扎根大地的实干里,在走出课堂的探索中。我会带着这份初心继续学习,在服务"三农"的路上稳步走、扎实干,努力为农文旅融合的绿美工程贡献青春力量。



青春与乡土相遇,智慧与实践共鸣,青年力量正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动能。本次曾田旅梦青年突击队在曾田镇的下乡实践活动,既是知识与汗水的沉淀,更是乡村振兴路上的生动探索。未来,突击队将继续以实干为笔、以担当为墨,在乡间田野的广阔画卷上,书写更多青春华章,让理想之花在热血的浇灌下绚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