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乡村振兴的广阔画卷上,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疾风之翼实践队正以青春之力,为河源市连平县田源镇增添新的色彩。为深入实施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助力田源镇探索乡村振兴特色发展新路径,疾风之翼实践队于 6 月 29日赴田源镇开展实践活动,在田间地头与基层深入交流,挖掘乡村振兴特色发展潜能。执丙烯之笔点染客家山居,溯鱼梁文脉探寻农旅新机——这群青年要以仲恺人的智慧基因,在田源镇的土地上撰写“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生动注脚。

一、师生携手绘墙,共筑乡村新景
29 日,实践队继续投入到墙绘工作中。现场,队员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一步步勾勒线条、填充色彩,使墙绘工作有序开展。梁天宝和郭英聪两位老师在一旁给予指导,有时还参与其中,一起执笔在墙上绘画。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原本单调的墙面变得生动鲜活,一幅幅色彩斑斓、主题鲜明的图片跃然墙上,为乡村增添了浓郁的艺术气息,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30 日,镇党委吴志军副书记莅临指导,对墙绘工作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天下午大雨倾盆,却难挡实践热情。队员们在附近避雨后,又纷纷投入到墙绘工作中。通过深入考察当地自然与人文景观,队员们在墙面上绘就了《林茂村宁》《碧野清乡》等数幅墙绘,生动展现了田源镇的乡村风貌,同时吸引了当地村民驻足观看,也收获了他们的纷纷点赞。



二、深入挖掘特色,绘制发展蓝图
29 日,实践队深入田源镇,联动农民与企业家开展实地访谈调研。队员们走村入户、走访企业,与农户细聊特色种植养殖现状,同河源农夫优品公司负责人谭勇探讨产业升级路径,从特色农业产业链延伸、文旅资源整合开发等维度深入剖析。此次调研既锚定经济建设 “硬实力”,又聚焦文化旅游 “软支撑”,以一线调研成果为田源镇绘制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蓝图,为乡村振兴注入精准施策的 “智囊动能”。
30 日,为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与发展现状,队员们走进肖屋村,探访鱼梁文化传承人、村支书肖锦奎。透过肖村委的讲述,队员们了解到:鱼梁不仅是捕鱼工具,更是河流生态系统调控器。在访谈交流中,肖村委围绕当地源远流长的鱼梁文化,结合当地农文旅融合发展实践路径、成果亮点及未来规划进行详细阐述,为实践队揭开了肖屋村特色发展的生动图景。


三、助力农产销售,赋能乡村经济
29日,直播筹备工作稳步推进,实践队精心搭建直播间,配备专业设备,经多次试播演练,打磨主播话术与展示流程。30日直播中,实践队运用先前调研的当地农产品特色话术,热情解答评论区问题,将长翠村优质丝苗米与黑木耳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结语
疾风之翼实践队通过对乡村的深度调研与实践活动,系统梳理出当地的优势与特色,这些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素材,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 “金钥匙”,生动诠释了青年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担当。未来,这些成果将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期望指引田源镇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让乡村振兴愿景逐步实现。